焦虑症案例
作者:云南瑞奇德医院 浏览量:4309 日期:2019-08-27
焦虑症案例
外籍,女性,36岁 ;
一、简要病史
五年前开始反复出现急躁、坐卧不宁,工作时精力不能集中,入睡困难、易醒多梦。时有惊恐发作,发作时伴心慌气短、面红出汗。就诊欧洲多家医院,考虑为“焦虑症”,给予“来士普,阿普唑仑”口服,并参加禅修等身心治疗后稍有改善。近一年自觉颈部麻木,并时常有心绞痛样症状出现,发作时心悸胸闷、心前区刺痛,伴大汗、濒死感。发作频繁,发作持续时间延长,晨起时稍好,下午及夜间加重。多次就诊法国、美国、东南亚等多家医院精神科、心理科、急诊科,均未发现器质性病变,给予药物、物理、心理等治疗均无效,工作生活受到严重影响。慕名来我院求医。
二、整体医疗开始时
1、一般情况:精神差,消瘦、疲惫面容,自觉颈部持续麻木。
焦虑状态,惊恐发作频繁。入睡困难,易醒多梦。饮食少,乏力、少动。
2、社会功能不佳:注意力不集中,情绪低落,回避与人沟通。
对疾病的治疗缺乏信心,感到恐惧、绝望。对工作生活兴趣降低,排斥社交活动。
3、辅助检查:尿素氮:12mg/dl↑,胆固醇5.42mmol/L↑,低密度脂蛋白4.58mmol/L↑,
睾丸激素278ng/dl(264—916ng/dl)↑,乳酸:1.72mmol/L↑。
三、诊断
焦虑症;
植物神经功能紊乱;
睡眠障碍;
高胆固醇血症。
四、治疗
整体医疗21天。
五、出院时情况
1、一般情况:精神状态明显改善,焦虑状态缓解,出院前两周无惊恐发作,
出院前一周已无颈部麻木、刺痛的感觉,出院时已对疾病治愈有信心。
2、社会功能已明显改善,情绪状态好,乐于交谈,主动沟通通畅。
3、检查:血液检查指标正常.
六、目前情况
已经出院3年(截止到2020年2月回访);
1、一般情况:精神、食欲好。情绪正常,未再有惊恐发作。高品质睡眠,体力充沛。
2、社会功能完全恢复,乐于帮助相同疾病的朋友,积极参加社会活动。
循证医学知识链接:
焦虑症是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的神经质症,是神经症中最常见的一种,包括广泛性焦虑、惊恐发作。
【临床表现】
广泛性焦虑:
1、 情绪:过分担心、紧张害怕、提心吊胆、恐惧、害怕、忧虑;这种紧张害怕常无明确的对象和内容。
2、 躯体:头晕、胸闷、心悸、呼吸急促、口干、尿频、尿急、出汗、震颤、坐立不安、坐卧不宁。
惊恐发作:
1、 患者突然出现极度恐惧的心理,体验到濒死感或失控感。
2、 躯体症状:胸闷、心慌、呼吸困难、出汗、全身发抖等。
3、 一般持续数分钟到数小时,发作开始突然,发作时意识清楚
【治疗】
1、药物治疗
根据患者病情、身体情况、经济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。一般建议服药1~2年左右。
2、心理治疗
心理治疗是指临床医师通过言语或非言语沟通,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,
应用有关心理学和医学的专业知识,引导和帮助患者改变行为习惯、认知应对方式等。
药物治疗是治标,心理治疗是治本,两者缺一不可。
还有适合焦虑症患者的心理治疗生物反馈治疗、放松治疗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