顽固性腹痛案例
作者:云南瑞奇德医院 浏览量:2362 日期:2020-02-08
顽固性腹痛案例
女性,39岁;
一、简要病史
反复出现上腹疼痛,为绞痛向背部放射,伴饱胀不适二年余。在当地及北京、上海等地多家医院反复多次就诊 以“胃肠功能紊乱、胆囊炎、胃炎”给予经验性治疗效果不佳转入我院。
二、整体医疗开始时
1、症状:上腹疼痛,饱胀不适。疼痛评分8分。
2、 体征:腹平软,上腹压之不适,无肌紧张及反跳痛,肠鸣音较弱。
3、辅助检查:
超声检查:肝脏多发性囊肿,胆囊息肉、胆囊收缩功能差,胰腺、脾、双肾无异常。
上消化道造影:胃蠕动减弱,胃排空延迟。
电子胃肠镜:慢性浅表性胃炎。所见肠腔内无异常。
心电图、MRI:未见异常。
化验:肿瘤标志物正常:CEA:3.22ng/ml、AFP:3.86 ng/ml。
血清淀粉酶:162U/L(正常)。肝功、肾功、血糖、血脂正常。
三、诊断
顽固性腹痛。
四、治疗
住院行整体医疗14天。
五、出院时情况
1、症状:上腹疼痛,饱胀不适感明显减轻;
2、体征:无上腹压痛,大小便正常;
3、精神状态:精神、睡眠良好。
六、目前情况
出院后继续门诊整体医疗,一月后症状完全缓解。
1、至今12年,患者精神、饮食正常,症状无复发;
2、社会功能恢复:正常工作、生活;
3、生活质量评分良好状态。
循证医学知识链接:
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由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餐后饱胀感、早饱、中上腹痛及中上腹烧灼感等症状,而无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。不少病人同时伴有失眠、焦虑、抑郁、头痛、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。任何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应建立在排除器质性疾病的基础之上。全面详尽的体格检查、影像学检查、实验室检查和胃肠镜检查等辅助检查,能为胃肠道器质性病变提供客观依据。
【诊断标准】
根据罗马Ⅳ标准,符合以下标准可诊断为FD。①存在以下1项或多项:餐后饱胀不适、早饱、中上腹痛、中上腹烧灼感症状;②呈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(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,近3个月症状符合以上诊断标准);③排除可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(包括胃镜检查)。
【治疗】
旨在缓解症状、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。目前尚无特效药物,
主要是经验性治疗:抑制胃酸、促胃肠动力药、助消化药、抗抑郁药等对症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