脑出血案例
作者:云南瑞奇德医院 浏览量:5912 日期:2020-02-12
脑出血案例一
女性 ,55岁;
一、简要病史
患者因“突发意识障碍4天,加重伴呼吸困难、气管插管术后2天”在当地三甲医院诊断为"脑干出血“治疗一周后效果不佳。家属要求“120”转入我院。
既往高血压病5年。
二、整体医疗开始时
1、一般情况:患者处于浅昏迷,生命体征不平稳,气管插管下呼吸机辅助呼吸,双瞳孔不等大,左侧直径4.5mm、对光反射迟钝,右侧约3mm,对光反射灵敏。左侧面瘫,左侧肢体偏瘫,肌力Ⅱ级,腱反射减弱,巴彬斯基征阳性。双下肺叩诊清浊,双肺呼吸音低。,左下肺背段未闻及呼吸音。GCS:7分。APACHEII危重患者评分:25分。
2、辅助检查
CT:小脑、桥脑血肿伴蛛网膜下腔出血。
MRI:右侧小脑角区占位性病变并部分信号改变:考虑a、单纯出血或血肿, b、血管畸形或肿瘤合并出血待鉴别;
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,病变周围中脑,桥脑、延髓水肿。
血气分析:PCO2::43.8mmHg,PO2:78mmHg,氧合指数:100。
3、康复评分:
功能独立性评定(FIM)量表:38分,ADL评分:20分:属于重度依赖;
复视;
吞咽及构音障碍;
Brunstorm分期:II期;
站立及坐位平衡:0级。
三、诊断
1、脑血管意外:急性脑干出血。
2、ARDS。
3、左侧肢体偏瘫。
四、治疗
住院行整体医疗 24天;
期间行气管切开术;
术后坚持系统的整体医疗。
五、出院时情况
1、体征:神志清楚,自行下床活动。
2、CT检查:右侧小脑稍高密度影,边界欠清,病灶范围较前明显减轻。
3、康复评分:
功能独立性评定(FIM)量表:99分:属于有条件的独立或极轻度依赖。活动中需要辅助设备;
活动需要比正常长的时间;需要安全方面的考虑;
口角歪斜、流涎、复视存在;
吞咽功能障碍:饮水实验2级(可一口喝完30ml温水但>5秒或分两次喝完,无呛咳、停顿?)。
Brunstorm分期:上肢V期,手VI期,下肢V期,右侧肢体肌力5级(肌张力逐渐恢复,运动接近正常水平)。
坐位平衡:III级,站立平衡:II级(自动平衡,能维持所要求的体位,并能在一定范围内主动移动身体重心,
后仍维持在来的体位。
六、目前情况
1、至今5年,无不适症状。
2、2016年复查头颅CT:未见异常。
3、运动及社会功能恢复:正常上班工作、生活。
4、每日快走3-5公里。
5、生活质量评分:良好状态。
脑出血案例二
男性 57岁
一、简要病史
患者因“突发左侧肢体偏瘫2小时”急诊入院。
既往高血压病十余年,血压控制不佳。
二、整体医疗开始时
1、症状:头痛、头昏,恶心、未吐,左侧肢体偏瘫。
2、体征:神志清,表情痛苦,血压185/100mmHg,双瞳孔不等大,左侧鼻唇浅,伸舌偏右;
左侧肢体偏瘫,肌力0级,感觉消失,坠落试验阳性,左侧巴彬斯基征阳性,克氏征、布氏征阳性;
GCS:15分。APACHEII危重患者评分:14分。
3、辅助检查
CT:右侧基底节区见大小约2.7*4.0*4.5cm高密度影,边界欠清,右侧侧脑室内可见高密度影填充。
血气分析:PCO2:27.2mmHg,PO2:100mmHg,氧合指数:351。(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)
4、康复评分:
ADL评分:20分:属于重度依赖。
Brunstorm分期:II期。
站立及坐位平衡:0级。
三、诊断
1、脑血管意外: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;
2、高血压;
3、左侧肢体偏瘫。
住院行整体医疗 14天;
期间行脑室穿孔引流术,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;
术后坚持系统的整体医疗。
五、出院时情况
1、一般情况:神志清楚,自行下床活动。
2、头颅CT检查:脑出血行引流术后复查,中线结构略向左侧偏移,右侧基底节区、
右侧侧脑室前脚内可见高密度影填充,右侧基底节区出血区周边可见水肿影。
3、康复评分:
ADL评分:70分:属于极轻度依赖。活动中需要辅助设备;活动需要比正常长的时间;需要安全方面的考虑;
Brunstorm分期:上肢V期,手VI期,下肢V期,四肢肌张力4级+。(肌张力逐渐恢复,运动接近正常水平);
神经功能损伤评定:5分;
坐位平衡:III级,站立平衡:II级。
(自动平衡,能维持所要求的体位,并能在一定范围内主动移动身体重心;
后仍维持在来的体位;
平衡性协调实验评分:51分,Berg评分:46分:属于完全独立;
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(MMSE):13分,表现为计算和记忆障碍。
六、目前情况
1、至今5年,无不适症状。
2、运动及社会功能恢复:正常生活。
3、每日快走3-5公里。
4、生活质量评分:良好状态。
知识链接:
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动脉破裂出血,侵犯脑组织,形成血肿,引起颅内压升高,使脑组织结构发生改变。最常见病因是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,其他病因包括动静脉血管畸形、脑淀粉样血管病变、血液病(如白血病、再生障碍性贫血、血小板减少性紫癜、血友病、红细胞增多症和镰状细胞病等)抗凝或溶栓治疗等。典型表现为头痛、呕吐、意识障碍,对侧偏瘫、偏身感觉缺失、失语,感觉、运动障碍、认知障碍、人格改变、颈强直、对侧下象限盲、共济失调等。颅脑CT、CTA、MRI、MRA、DSA是诊断确诊的依据。急性期病死率30-40%,脑干、丘脑和大量脑室出血预后最差,致残率和复发率(年再发率2%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