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宁腿综合症案例
作者:云南瑞奇德医院 浏览量:3398 日期:2020-02-16
男,76岁
一、简要病史
患者六年前出现左膝关节疼痛,行走及上下楼时疼痛加重,在当地医院诊断为“左膝关节骨性关节炎”给予封闭等保守治疗后好转。二年前左膝关节疼痛加重,并出现左小腿内侧疼痛及蚁走感、触电感,安静时及夜间疼痛明显,伴双下肢难于名状的紧缩不适感及肌阵挛。严重睡眠障碍。四处求医服用肌醇、美多巴、卡马西平及止痛药、痛风药及抗风湿药均无效,最终在北京某著名医院诊断为“不宁腿综合征”,方得知该病目前无有效治疗方法。多方寻中医、水疗等无明显效果转入我院。
既往高血压八年、糖尿病五年余。
二、整体医疗开始时
1、症状:左膝、左小腿疼痛,皮肤有蚁走感及触电感, 左小腿肌肉阵发性痉挛,安静及夜间加重,
站立和活动时症状改善,伴头昏、乏力、食欲下降。
2、辅助检查:
胸椎、腰椎CT:无异常;
全脊髓MRI:轻度脱髓鞘改变;
肌电图:无异常。
三、诊断
不宁腿综合征。
四、治疗
住院行整体医疗7天;
出院后患者一直坚持门诊系统的整体医疗。
五、出院时情况
左膝、左小腿疼痛显著减轻, 左下肢异常感觉及肌痉挛消失。无头昏、乏力。精神、睡眠好;
出院二个月时,左膝、左小腿疼痛完全缓解。
六、目前情况
出院已十年;
未再出现左小腿疼痛及感觉异常,活动、饮食、精神好。
循证医学知识链接:
不安腿综合征也称为不宁腿综合征,是一种主要累及腿部的常见的感觉运动障碍性疾病。患者表现为静息状态下双下肢难以形容的感觉异常与不适,有活动双腿的强烈愿望,患者不断被迫敲打下肢以减轻痛苦,常在夜间休息时加重。该病虽然对生命没有危害,但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。流行病学调查显示,RLS可发生于任何年龄,中年人多见,老年人患病率更高。
【病因】
根据是否有原发病,将不安腿综合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。继发性不安腿综合征多由一些疾病而继发;原发性RIS具体病因不清楚,目前认为可能与血液循环障碍、内源性阿片释放、遗传、脑内多巴胺功能异常、铁缺乏等有关。
【临床表现】
1、有强烈活动双腿的愿望,常伴有各种不适的感觉症状。症状在安静时明显,长时间的坐卧及夜间易发生,活动、捶打后可缓解症状。
2、肢体远端不适感如麻木、蚁走、蠕动、烧灼、疼痛、痉挛等。
3、80%患者有周期性肢动,表现为睡眠时重复出现刻板的髋、膝、踝关节的三联屈曲致使趾背伸。
4、由于夜间不适感明显,影响睡眠,95%合并睡眠障碍。
【辅助检查】
用睡眠脑电图检测入睡期的肢体运动、夜间睡眠周期性肢动是目前唯一有效的客观指标。肌肉活检没有特异性改变。
【治疗】
1、药物治疗;
2、非药物治疗:包括有氧运动、重复经颅磁刺激、经颅直流电刺激等,但疗效不确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