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宫内膜癌案例
作者:云南瑞奇德医院 浏览量:2865 日期:2020-02-21
子宫内膜癌案例
女性,54岁;
一、简要病史
患者因不规则阴道流血三月余就诊当地医院诊断为“宫颈腺癌”建议手术治疗,患者要求整体医疗收入我院。
平素月经规律,48岁绝经。
二、整体医疗开始时
1、症状:血性阴道分泌物,呈粉红色,无腹痛。
2、体征:阴道分泌物不多,宫颈萎缩,表面充血,触之出血。
3、辅助检查:
TCT: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。
阴道镜:宫颈CIN3?
病检结果:宫颈管低分化腺癌。
CT检查:子宫颈体积增大,中心密度稍低。
化验检查:肿瘤标志物:CEA:2.37ng/ml、AFP:2.18ng/ml、CA19-9:6.88 KU/L;
CA125:15U/ml、CA15-3:9.6KU/L、HE4:55.2pmol/L、绝经前ROMA:8.6%;
绝经后:7.5%、鳞癌细胞抗原:0.5 ng/ml。
三、诊断
子宫内膜样腺癌(IIIB期)。
住院行整体医疗 16天;
期间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+双侧附件切除术术+盆腔淋巴清扫术;
术后病检:子宫双附件:中分化子宫内膜样癌,侵及深肌层,累及宫颈管;
慢性宫颈炎伴局部C1N1;
免疫组化:肿瘤组织:ER(+50%)、PR(+30%)、P16(部分胞浆+);
CEA-、P53(核+20%、Ki-67(+30-50%)、WT——1-、CK广+、Vimentin(部分+);
CerbB——2-;
子宫:结合HE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符合子宫内膜样腺癌;
术后因患者拒绝,未行放化疗,坚持系统的整体医疗。
五、出院时情况
1、症状:无不适,饮食、大小便正常;
2、体征:腹平软,切口II/甲级愈合,双肺呼吸音清,肠鸣音正常;
3、精神状态:精神、睡眠良好;
4、超声检查:子宫、双侧附件切除术后,盆腔少量积液。
六、目前情况
无瘤生存5年。
1、术后复查:肿瘤无复发及转移;
2、无不适症状;
3、生活质量评分:良好状态。
循证医学知识链接:
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,以来源于子宫内膜腺体的腺癌最常见。为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,占女性全身恶性肿瘤7%,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20%~30%。近年来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。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,其中75%发生于50岁以上妇女。
【临床表现】
分为雌激素依赖型和非雌激素依赖型,异常阴道流血为最常见症状。
【辅助检查】
诊断性刮宫及宫腔镜下活检为最常用诊断方法,确诊依据是组织学检查。
【治疗】
早期患者首选手术,根据有无影响预后的高危因素选择相应的辅助治疗;
晚期患者采用手术、放射、药物等综合治疗。
【预防】
预防措施:①重视绝经后妇女阴道流血和绝经过渡期妇女月经紊乱的诊治;②正确掌握雌激素应用指征及方法;③对有高危因素的人群,如肥胖、不育、绝经延迟、长期应用雌激素及他莫昔芬等,应密切随访或监测;④加强对林奇综合征妇女的监测,有建议可在30~35岁后开展每年一次的妇科检查经阴道超声和内膜活检,甚至建议在完成生育后可预防性切除子宫和双侧附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