鼻咽癌案例
作者:云南瑞奇德医院 浏览量:3658 日期:2018-10-07
女性,38岁;
一、简要病史
患者因鼻衄三月在当地医院诊断为“右侧鼻腔肿物,慢性鼻窦炎”行手术治疗。术后病检:NK/T非霍奇金淋巴瘤鼻型。后行化疗4次、放疗25次。术后半年感鼻腔干燥、疼痛及血性分泌物,伴味嗅觉降低,在当地医院复查怀疑鼻咽癌复发可疑。入我院行整体医疗。
二、整体医疗开始时
1、一般情况:情绪低落,饮食差,睡眠差,鼻腔干燥、疼痛伴血性分泌物、
嗅觉降低,近一月出现头痛、耳鸣等症状,乏力,运动欠佳,,化疗已结束半年。
2、体征:各副鼻窦无压痛,右鼻腔宽大,右侧鼻翼及鼻根部压痛,口腔无溃疡及疱疹。
双目视物清,听力正常。
3、其他情况:患者自诉易怒,不愿与人交流,生病后自我价值感低,绝望焦虑。
4、辅助检查:
功能检查提示:情绪控制不佳,焦虑状态。
化验:白细胞计数3.68*10^9/L↓,中性粒细胞计数1.88*10^9/L↓,血红蛋白159g/L↑,
超敏促甲状腺素17.35mIU/L↑,甲状腺球蛋白0.65ng/ml,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33.76IU/ml↑。
增强CT提示:右侧鼻腔粘膜增厚,双侧血管间隙可见多枚淋巴结影,较大者:1.0*0.8cm。
三、诊断
右鼻腔NK/T非霍奇金淋巴瘤放化疗术后复发?
慢性鼻窦炎;
粒细胞减少症;
焦虑状态。
四、治疗
整体医疗7天。
五、出院时情况
1、一般情况:乏力、焦虑症状消失。鼻腔干燥及流血症状消失。
精神状态好、饮食正常,体力恢复,每日运动5—7公里。高品质睡眠7—8小时。
2、辅助检查:改善的指标:白细胞计数3.92*10^9/L↓,
超敏促甲状腺素12.22mIU/L↑,其余检查指标均正常。
六、目前情况
已出院4年(截止到2020年2月回访);
1、一般情况:入院时症状完全改善。 精神、食欲好,情绪正常,高品质睡眠,体力充沛。
2、出院后3个月白细胞计数正常,出院后6个月至今未有症状复发,每年复查的CT,
均未复发,无淋巴结肿大。
3、社会功能完全恢复,与他人沟通良好。
循证医学知识链接:
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。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,发病率为耳鼻咽喉恶性肿瘤之首。常见临床症状为鼻塞、涕中带血、耳闷堵感、听力下降、复视及头痛等。鼻咽癌大多对放射治疗具有中度敏感性,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。但是对较高分化癌,病程较晚以及放疗后复发的病例,手术切除和化学药物治疗亦属于不可缺少的手段。
【临床表现】
1、涕血和鼻出血 病灶位于鼻咽顶后壁者,用力向后吸鼻腔或鼻咽部分泌物时,轻者可引起涕血(即后吸鼻时“痰”中带血),重者可致鼻出血。
2、耳部症状 :耳鸣、听力下降等、临床上不少鼻咽癌患者即是因耳部症状就诊而被发现的。
3、鼻部症状 原发癌浸润至后鼻孔区可致机械性堵塞
4、头痛 是常见的症状。
5、脑神经损害症状
【治疗】
1、放射治疗
2、化学药物治疗
3、放疗与化疗联合治疗
4、手术治疗